AI时代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19
阅读次数:0
新闻作者:业务处 唐亚

          为深入贯彻《院2024年工作总结报告》精神,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312日,以“AI浪潮下的科技期刊:创新与变革之路”为主题的院期刊产业工作交流会在中心大楼十层报告厅举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主任沈锡宾应邀作主题演讲。院期刊产业科组长以上干部、编辑人员及出版产业各分社代表等110余人参会。党委副书记周宝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1页-1.JPG


交流会分为主题演讲、经验分享、圆桌论坛和领导讲话四个环节,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期刊发展的影响、落地实践与未来发展方向。

主题演讲:拥抱新质生产力,铸就新质编辑力

在主题演讲环节,沈锡宾编审以“拥抱新质生产力铸就新质编辑力”为题作了精彩演讲。他首先分析了人机智能协作模式下编辑与智能系统深度融合构建新质编辑力的过程。随后,通过AI造物”“文生图”“选题策划”等实例,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优势及潜在风险。他还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知识服务工程为案例,分享了实践探索的路径与成效。最后提出科技期刊应对AI技术发展的策略与思考。

经验分享:AI赋能期刊创新与实践探索

在经验分享环节,产业与市场研究所(电气媒体中心)付海明和学术媒体中心向映姣分别作了主题分享。付海明以AI+视频:技术赋能内容创作与用户增长”为题,介绍了产业所视频号运营中深度应用DeepSeek工具的探索实践、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工作设想。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视频内容创作与用户增长中的应用潜力。向映姣以AI赋能背景下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为题,从中心传播新生态、AI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及未来思考三个方面作了交流与分享,探讨了AI技术在期刊传播、内容生产及读者互动中的应用场景,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圆桌论坛:AI+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模式与价值坚守

在圆桌论坛环节,金属加工杂志社数字媒体部主任吴晓兰、现代制造杂志社编辑张圣洁、产业与市场研究所编辑高洁及学术媒体中心编辑向映姣,从AI技术对编辑工作的影响、编辑主导地位的坚守、智能工具的高效利用及潜在风险等角度,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与实践经验。吴晓兰强调了编辑在AI时代的主导作用,认为编辑应充分利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坚守内容质量的核心价值。张圣洁结合现代制造杂志社的实际案例,分享了AI技术在内容生产与传播中的应用经验。高洁和向映姣则分别从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的角度,提出了对AI技术的审慎态度与开放心态。

主持人王涛指出,AI技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技期刊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同时坚守内容质量和编辑价值;AI工具应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但不能完全取代编辑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

领导讲话:AI背景下科技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策略

在领导讲话环节,周宝东副书记全面、系统地阐释和分析了AI人工智能背景下,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应对策略。他首先详细介绍了举办本次交流会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强调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应对AI技术带来的变革。

随后,周宝东副书记系统介绍了科技期刊“一个底座、三个能力”发展框架。“一个底座”即资源,尤其是数据资源,这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支撑。“三个能力”即组织和策划能力,资源聚集能力,拥抱新技术、使用新工具的能力。

最后,周宝东副书记强调了期刊发展的三个重要着力点。一是清晰的发展定位,期刊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价值和发展方向;二是基于服务领域提出专业创意,期刊应紧密结合服务领域,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内容和模式策划,进而提升专业影响力;三是智能创制,期刊应充分利用AI技术,基于自身能力和资源禀赋打造智能化、知识化的服务平台,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知识服务。他指出,面对AI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科技期刊必须清楚自身的定位价值,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技期刊从业者要勇于创新,主动拥抱新技术,推动科技期刊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本次交流会为科技期刊在AI时代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野,与会者一致认为收获颇丰,并将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落实会议提出的策略与建议,推动期刊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撰稿人:唐  

责任编辑:孟晓琳 夏文渊

审核人:陈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