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模式——中小企业韧性增长的新思路暨《T型模式》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1-23
阅读次数:0
新闻作者:经济与管理分社 刘洁 武英姿


精特新企业发展状况和遇到的挑战是当下很多企业家、学者、投资人等关心的话题,1116日下午,由我社主办的T型模式——中小企业韧性增长的新思路暨《T型模式》新书发布会在10层融媒体中心成功举办。


第2页-5.JPG


陈海娟副社长出席活动并致辞,《T型模式》作者丁威旭、李平,察哈尔学会首任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柯银斌,创业黑马集团黑马企服北京公司总经理孟维轩,和恒咨询创始人徐朝华,深圳传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级顾问、北区总经理刘朔,亿邦智库联席院长赵廷超,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型企业事业部总裁林法成参加发布会,并围绕如何赋能中小企业、T型模式在中小企业的实践、新质生产力在中小企业的探索和挑战展开了讨论。

陈海娟副社长在致辞中提到,截至2022年,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超5200万家,占当年企业总数的98.4%,吸纳就业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达79.4%,这个企业群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支撑。我国已经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它们已逐渐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力军,如何帮助这些企业破局,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发展非常重要。

在新书发布环节,各位嘉宾共同为新书的出版揭幕。丁威旭解读了《T型模式》一书,并回顾了在浙江省长基金项目的支持下走访和调研企业的创作背景,并从道、法、术、器、用五个层面介绍图书内容。

在主题分享环节,柯银斌在“从专精特新到单项冠军”的主题演讲中表示,《T型模式》一书既有原创的理论框架,又包含了中国的实践基础,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类书。T型模式可扩展为企业成长逻辑的一般分析框架,并分为专精特新(小T)、单项冠军(中T)、多种T型组合和大型企业(大T)三种形态,最后给出自己对企业成长路径的思考:造壁垒和建根据地。

林法成在远程主题分享“中小企业韧性成长的思考和实践”中指出,“专精特新”T型模式在内涵上高度一致,由于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应该坚持按T型模式”,聚焦于提质增效,将“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抓手都抓好,并介绍了金蝶“五力成长飞轮”和“EBC成长模型”的概念及应用。

孟维轩在主题分享“专精特新T型模式实践”中指出,T型模式是适合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并解释了T型模式对企业在专业深度的契合、多元化发展的支持、跨界创新的推动、动态适应能力的培养、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的优化五大方面的作用,呼吁中小企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在以“新质生产力在中小企业的探索和挑战”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丁威旭作为主持人,与李平、孟维轩、徐朝华、刘朔围绕政策、资本、产业、研究、教育、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探讨,四位圆桌嘉宾分享了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中小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国内外在科研创新研究成果转化方面的模式、中小企业如何有质量的生存与高质量的发展等问题的看法。

T型模式》的出版将帮助中小企业家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抓住时代变革中的发展机遇,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撰稿人:刘洁 武英姿

责任编辑:苏心晨

审核人:陈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