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精神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总编室党支部、生产质量处党支部前往阳早、寒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联合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05
阅读次数:0
新闻作者:总编室党支部、生产质量处党支部

为了使干部职工重温红色经典故事,提升干事创业热情,深刻感悟阳早、寒春在参加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形成的以“纯粹的革命信仰精神”“坚定执着的匠心精神”“科技为民服务的大爱精神”“勇于改造世界的创新精神”为特点的优秀精神内涵,529日,总编室党支部和生产质量处党支部前往阳早、寒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联合党日活动。


第6页-14.JPG


阳早、寒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的中国农机院内,主要展现了阳早、寒春两位美国夫妇投身中国革命、建设的感人事迹。阳早,美国康奈尔大学农牧专业专家,1946年受中国革命影响来华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农具改革和畜牧业技术工作,先后任西安奶牛场副厂长,原机械工业部顾问,1984年被国务院授予“外国老专家”称号。寒春,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核子物理研究所,师从“原子弹之父”费米,参加过美国曼哈顿工程,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者之一,中国第一个直冷式奶罐的设计者,中国绿卡001”获得者。此次党日活动中,通过观看专家纪录片,参观阳早、寒春故居及其生平事迹展厅和良种奶牛繁育基地等活动,全体干部职工深刻感受了阳早、寒春夫妇两人从青春到暮年,用纯粹的革命信仰精神投身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当中的感人事迹。在延安,他们因信仰结成了革命伴侣,更与中国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并选择扎根于此,在陕北、西安和北京工作生活了60多年,把一腔热血和一生智慧奉献给了毕生追求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誓言写在了延安,写在了三边牧场,写在了西安草滩农场,写在了中国农机院农机试验站的牛场上,他们专注于将个人事业和人民需要融为一体,耗尽毕生心血为中国人民的奶牛品质改良和农牧业机械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真正的信仰可以跨越国界,穿越时空,直击心灵深处,阳早、寒春坚定执着的信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总编室和生产质量处作为负责社出版管理、合规管理、质量管理等工作的职能部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把服务院社发展大局作为工作宗旨,两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新时代以坚定的信仰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机工的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苏心晨

审核人:陈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