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圆满承办NSTL“AI驱动的科技情报研究:方法创新、工具赋能与场景实践”培训
发布时间:2025-10-09
阅读次数:0
新闻作者:情报研究所 卞华伟


924日至26日,我院圆满承办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主办的AI驱动的科技情报研究:方法创新、工具赋能与场景实践”培训。

本次培训班为切实提升文献情报专业人员利用AI技术开展情报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能力举办。授课时间长、知识密度高,受到了业内领导专家的高度重视,吸引了NSTL成员单位和部分京外服务站近百名学员参加。NSTL郭志伟副主任和我院产业研究首席专家石勇为培训班开班致辞。


第3页-50.JPG


郭志伟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AI技术不仅重塑了科技情报的研究范式,更极大地拓展了情报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我院产业研究首席专家石勇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制造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这对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种情报服务深度和广度不断延展的大背景下,在科技情报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需求下,本次培训立足“方法”“工具”和“场景实践”三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的范式创新到微观的工具应用,深入浅出、扎扎实实地启发了大家的思路,提供了实践框架、具体工具和实战范例,并手把手地进行了实际操作。

理论层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李广建教授从情报领域的AI范式重构层面,高屋建瓴地梳理了概念、结构和特点;我院产业研究首席专家石勇则以“新型工业化”为起点,强调了AI有助于提升产业效率的同时,指出“智能是特征,制造是本质,工艺是灵魂”这个核心,指出“智能制造重点在于工艺数字化”。传播信息中心张祖国从自身IT技术的背景出发,围绕在情报领域AI应用的焦点问题,如非结构化问题、全模态全域数据、语义对齐、需求的转译细化分解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方法层面,化工信息中心夏欣以实际案例为大家展示了怎样进行高质量的产业分析报告撰写。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馆务委员陈伟对学科领域科技发展态势分析上的流程、分析框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进行了专业的讲解。

工具层面,化工信息中心主任顾方重点讲解了AI工具的应用,并与学员一起进行了具体大模型工具的本地部署和实战应用。中科院李杰不仅系统讲解了VOSviewerSciExplorer两种工具的具体应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胡志刚则为学员展示了十余种文献分析、文献检索提炼和可视化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极大地提高从文献检索到报告生成的效率。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的真知灼见在本次培训中得以深入传播。当然,专家们也明确指出,AI是工具,是伙伴,但必须保证“人在回路”,避免AI幻觉对情报工作可信度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需要注意的。

本次培训,情报研究所在NSTL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和我院相关部门的共同协助下,克服了会期时间长、到会人员多、会务安排繁杂的困难,保障了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了相关软硬件的调度协调,确保会议顺利召开,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学员的好评。各位学员在本次培训中认真学习,积极交流,提高能力,学以致用,同时达到了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的目的。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实际工作场景,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剖析与工具实操,帮助学员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能力链条。学员们纷纷表示,课程内容系统性强、实用价值高,不仅更新了知识体系,更掌握了可直接应用于本单位工作的AI工具与方法。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NSTL培养高素质专业情报人才队伍、推动AI技术在科技情报领域的深度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撰稿人:卞华伟

责任编辑:孟晓琳

审核人:陈宏丽